gov-1000-75
京华网
京华网  >   科技  >  正文

波浪“潮涌”变绿电

评论

◎本报记者 叶 青 通 讯 员 孔德淇 韩梦圆

正月初四,年味正浓。停靠在广东省东莞市珠江东江口水域边上的一台“庞然大物”已热闹起来,工人进场开工了。

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刘石说。

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哈尔滨工程大学、海南电网公司等单位共同研究。

在岛屿上,居民用电以柴油发电为主。“这样的模式会产生污染,而且不经济,因为岛上不产油,全靠运输,成本较高。”刘石说,“但事实上,岛屿附近的海洋之中,蕴含着能量巨大的波浪。”

波浪能作为一种蕴含在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,因其可再生性和绿色环保优点,已成为一种亟待开发且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能源。

然而,开发波浪能并非易事。“波浪周期变化大、能流输入不稳定等因素,影响到电能的稳定输出。过去,囿于技术原因,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消逝掉。”刘石回忆道,“近年来,国内外纷纷研建波浪能发电装置,但容量仅有百千瓦级。我们当初瞄准的是兆瓦级容量,技术难度也随之增加。”

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经理,他全程参与了该项目的研发。令他印象深刻的是,项目组经过无数次反复研究,攻克了波浪能高效俘获及转换、抗台风自保护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。

为实现波浪能到电能的高效转换,项目组提出了波浪能发电协调控制技术,可根据浪况自动调节发电功率,实现电能输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。

我国南海台风多发,波浪能装置工作环境恶劣,须确保装置在恶劣海况下安全生存。“装置可抵抗16级超强台风,且通过抗台风自保护技术设定了避台风策略。”梁崇淦介绍,“如果浪况过于恶劣导致装置已不再适合工作时,装置会自动向内部注水,增加重量,下沉几米‘藏’起来。”

“波浪在不同的天气情况会有所不同。自研的自适应波浪发电技术,让装置懂得‘躺平’,让发电装置利用更高效。”梁崇淦解释,浪大的时候装置内部的发电机组会“火力全开”,浪小的时候视情况只开一部分。

一个个技术“拦路虎”,项目组逐一解决。最终研发出的装置可利用发电平台充分“吸收”波浪,通过三级能量转换将波浪能变成绿色电能,实现对深远海岛礁的稳定供电,相当于远海岛礁增加了一个大型“移动充电宝”。当其他具备条件的海岛需要时,它也可以涉水而来,紧急供电。

“前两年,我们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,非常枯燥,还时不时碰到难题,有时甚至产生自我怀疑的想法。但随着装置真正建造出来,从图纸变成实体,顿感努力没有白费。”梁崇淦感慨道。

“完成集成调试工作后,装置将先在广东沿海进行近海试验,最后在深远海并网运行,建设以波浪能为主体电源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岛。”广东电网相关负责人透露。当下,项目团队正撸起袖子加油干,“任重道远,还有很多工作要做”。



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投资有风险,需谨慎。

ad11
bottom1 bottom3 2015123002 cert2017 dbtp01 ft02

注:凡注明来源非本站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京华网致力于资讯传播,希望建立合作关系。若有任何不当请我们,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。

http://www.jhar.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

版权为京华网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