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v-1000-75
京华网
京华网  >   国内  >  正文

长寿时代幸福有约,泰康初心不改创新永续

评论

伴随着人们生活和医疗保健水平的明显提高,老年人所占人口比重越来越大。据2022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数据显示,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已经突破2亿,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首次超过14%,标志着我国已经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,中国正在快速进入了一个长寿时代。《百岁人生: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》显示,1914年出生的人活到100岁的概率为1%,2007年出生的人活到104岁以上的概率高达50%。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,出现了大量“长寿风险”的研究。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长寿人生、解决长寿不健康等问题,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。

为顺应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,泰康创新性将虚拟保险产品和以养老社区为主的康养服务实体结合,形成应对长寿时代的企业方案——“长寿时代 泰康方案”,“幸福有约”便是其中的一张王牌产品。

长寿时代幸福有约,泰康初心不改创新永续

·创新永续,幸福有约十年相伴

在长寿时代打造幸福人生,离不开财富支持和健康保障。针对高客人群对幸福生活的多元化追求,泰康人寿“幸福有约”自十年前问世以来,就不断升级创新,致力于为高客全生命周期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。

2012年泰康推出“幸福有约”终身养老计划,把“从摇篮到天堂”的理想变为现实的商业模式,为保险行业种下了一颗寿险商业模式创新的种子,成为我国第一款将保险产品与养老社区相结合的综合养老计划。

泰康研究预判了消费趋势,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。前瞻性地看到了中高净值人群在人生规划中对养老、健康和财富管理等更深层次的需求,并基于此为他们量身打造“幸福有约”。“幸福有约”由一份保单和一份养老社区入住函共同组成,实现了虚拟保险业务和医养实体有机结合。而依托泰康的投资理财实力和医养布局,可同时解决养老资金、养老资源两大难题。

即使在商业养老保险已经得到广泛认识的今天,具备严格养老保障能力、对接有效养老服务的保险产品仍不多见。以“保险+服务”为客户提供涵盖养老财务规划和养老生活安排的一揽子解决方案,在当时更是堪称跨时代的存在。

也正是在有了无数次的思考、实践和坚持,才有了“幸福有约”这种化整为零般的创意,既实现了虚拟保险产品与实体医养服务的有效结合,又在运作与销售过程中相互区分、风险隔离。

·高净值人群青睐,幸福有约调整在即

曾经,“买车、买房、买保险”是中高净值人群长远规划的基础。进入21世纪以来,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底气越来越足,无形消费和品质服务成为中高净值人群的人生必备。随着高净值人群的增多,这类人群在财富管理,资产配置方面更加多元。

幸福有约经历十年的升级和打磨,收获了无数的掌声与好评。十年来,“幸福有约”累计销售件数突破18万件,直接带动泰康多年业绩持续增长,也带动泰康高客经营稳居金融保险业第一梯队。“幸福有约”已成为泰康乃至整个保险行业的闪亮名片。

如今,养老床位成为稀缺资源,有温度的养老资源更是难以寻觅。泰康凭借其资源调动能力打造的养老社区,已经成为了中高净值人群向往的圣地。目前泰康养老社区贤哲云集,入住居民已超6600人,而且在不断增加;2022年新增超 3万件“ 幸福有约”,且预计未来每年都将新增不少于3万件,越来越多的高客拥有养老社区入住资格,在如此紧张的入住环境下,叠加各种生活成本日益提高的情况下,公司将在2023年进行《泰康人寿保险客户入住养老社区确认函》全新体系升级,在届时推出的全新确认函体系下,部分确认函版本的权益内容、对接标准将会进行调整。此刻购入无疑是最好的时机,为家人也为自己提前规划一个幸福的长寿人生。

·把握时代,泰康人寿乘风前行

泰康人寿打造的“养老险与养老社区、健康险与医疗体系、养老金与资管”三大闭环,将世界上的新型养老方式跟中国实际结合起来,产生了今天全国候鸟式连锁养老社区,在继承现有传统对养老社区认知和服务的基础上,泰康之家更想成为长寿经济的试验田,把养老社区打造成一种可持续的老龄生活服务体系。

截止2022年10月,泰康已实现全国26城29家养老社区的布局,在项目数量、单元规模、入住规模及配套医疗康复设施等维度不断完善的同时,泰康的模式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。对泰康而言,巨大挑战同时意味着更大的社会责任和市场机遇。

幸福有约诠释了泰康一路以来不变的初心和情怀,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陈东升说过,“我们的使命是完成人类的终极目标,我们的事业就是促进社会的和谐,就是促进家庭的幸福,就是要让每一个人健康”。



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投资有风险,需谨慎。

ad11
bottom1 bottom3 2015123002 cert2017 dbtp01 ft02

注:凡注明来源非本站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京华网致力于资讯传播,希望建立合作关系。若有任何不当请我们,我们将会在24小时内删除。

http://www.jhar.cn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

版权为京华网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