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当今的文旅人圈子之中,谈文旅必然会谈到IP,我们会听到所谓的文旅专家对IP的各种观点,但是细细推敲之后,不难发现这些大多数被谈及的IP并非真的像专家说的那么有价值,或者,在我们听到的理论概念当中,更多的是关于“当你拥有了一个IP之后,你的文旅项目就会如何如何……”,而并不是告诉我们应当如何规划、打造一个属于我们项目本身的文旅IP。
有一位前辈曾经在工作交流之中谈到过他“在北京郊区或者河北按照1比1比例还原明清时期北京城”的想法——作为最接近现代社会的历史朝代元明清的都城,如果能够在现代化的北京周边把几百年前的北京城复原,这肯定是一个很好的文旅概念,而且,鉴于古代王朝都城对于传统文化的包含,相信这座复原的北京城也会成为一个非常大、非常好的IP——如果故宫都可以成为一个“超级IP”的话,历史上的北京城呢?
从纯粹的文旅角度而言,复原古代的北京城或者复原历史上的古都,都会是很好的概念,而且也会打造地方的文化名片以及对游客产生吸引力。但是为什么迄今为止还没有这样的文旅项目产生呢,无非是两个原因:一投入过大,二回报周期与回报率无法预期。
从狭义的角度来解释,我们现在所说的文旅项目实际上不包含那些已经非常成熟、游客摩肩接踵的旅游目的地了。五岳名山,故宫颐和园……,这些既不需要过度的文旅开发,也没有给近些年来入行的文旅人留下什么空间。鉴于我们所谈论的“文旅”主要是指新兴文旅项目,因此我们必须考虑的“源问题”并不是IP的打造,而是项目的生存。
换而言之,即便我们进行投入去打造文旅IP,最终目的也不是把IP建立起来就算终结,而是要通过IP的转换为项目带来效益,因此,数字是我们在打造文旅IP时必须要考虑的重中之重。IP的打造与建立必须要有量化考核指标,而游客数量与利润则应当量化指标的基础。
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与IP,或许真的需要大投入的重资产来打造,但是我们在这个时候难道不应当思考一下文化IP该如何与旅游目的地的结合吗?想象一下,我们可以花上几十亿、上百亿修建一个小镇级的文旅项目,然后再完成了相当一部分进度之后为了如何获得游客前来而发愁;同时,我们也可以不用花费那么多钱而修建一个休闲公园,但是在公园内每周都举办音乐节、美食节,并邀请时下最红的流量明星来助阵——这两种模型究竟哪种更好呢?
很多投资者、甚至是管理者都没有摆脱用文化地产的思路来思考文旅项目。对于地产,重资产投入的很多组成部分属于“不动产”,顾名思义,不动产肯定是缺乏变化的;而对于文旅项目的游客而言,一个缺乏变化的文旅项目真的会有足够的吸引力吗?直白地讲,对于一个文旅IP来说,在重资产部分投入的越大,就会让文旅项目变化的可能性越小,同时对于游客、特别是回头客的吸引力就会越小,赢利的能力也就会越低。
“文化+旅游”是一种整合,文旅项目间的竞争实际上比较的也是文旅人整合资源的能力,在竞争对手还停留在“建设型思维体系”当中的时候,如果你能够抢先掌握“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,在轻资产的条件下打造文旅IP”,那么你成功的可能性会不会增加了很多呢?(作者:杨达莉)
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投资有风险,需谨慎。